呼和浩特創新未成年人保護模式 為孩子撐起“保護傘”

兒童作為祖國未來與民族希望,備受社會關注。近年來,呼和浩特市救助站(市未成年人保護中心)積極應對新挑戰,秉持“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其合法權益”的目標,守正創新。從健全體制機制、完善保護陣地、落實兜底政策、提供精準關愛服務等方面發力,構建“家庭盡責、政府主導、民政牽頭、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未成年人關愛保護新格局,搭建起專業、有力、有保障且充滿溫度的保護網絡,助力未成年人健康快樂成長。
政策撬動服務升級,“青城模式”全面開花
呼和浩特市將未成年人關愛服務納入政府購買服務指導性目錄,借助政府購買服務的力量,吸引社會工作專業服務機構、公益慈善類社會組織為留守兒童、困境兒童提供專業服務。
以市未成年人保護中心為核心平臺,依托未成年人社會保護服務項目,秉持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其合法權益的理念,借助專業社工團隊,構建關愛保護網絡。2020-2025年,市未成年人保護中心投入1700余萬元購買相關服務,實施62個項目,服務10萬余人次未成年人,指導25個專業社會服務機構。從試點起步到區域全覆蓋,“青城模式”不斷拓展,初步成果顯著。
培育專業人才隊伍,定制標準護航成長
呼和浩特市未成年人保護中心在實踐中著力培育專業隊伍,為困境兒童提供更優質服務。組建“1+9+N”工作隊伍,以市未保中心為核心,向9個旗縣區派出專業隊伍,聯合社會力量和志愿者,構建市未保中心、旗縣區民政部門、旗縣區未保站三級保護體系。在旗縣區設立工作站,每個站配備2名專職社工,引入專業人才,打造“五位一體”基層兒童保護機制。
此外,明確“1566”保護模式,圍繞15個品牌項目,聚焦6大服務內容,構建“六位一體”保護體系。規定動作上,精準評估困境兒童需求,落實保障政策;自選動作里,借助學校、社區平臺,開展法律、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多元服務,滿足未成年人成長需求。
強化品牌建設,凝聚保護合力
呼和浩特市未成年人保護中心全力構建未成年人社會保護支持體系,搭建全市未成年人保護指揮調度平臺,整合資源,實現信息共享。同時,與多部門建立司法保護和社會救助聯動機制,形成全方位保護格局。
建立常態化培訓制度,對兒童督導員、兒童主任等相關人員進行系統培訓,提升履職能力;向監護人宣傳法規政策,強化監護責任。截至目前,開展“政策宣講進村(居)”活動179場次,培訓兒童督導員、兒童主任及監護人超6000人次。積極探索“兒童專干+兒童督導員+兒童主任+兒童福利社工”創新模式,發揮各方優勢,充實基層力量,打造溫暖且專業的保護網絡,為未成年人成長保駕護航。(供稿單位:呼和浩特市救助站(呼和浩特市未成年人保護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