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美團深度合作,大廠互聯互通進入下半場

一、百度地圖APP上線大眾點評
“遇事不決上百度”,網絡時代下,百度已經很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7月25日,百度地圖APP上線了新的“美食團購”功能,用戶可以在不切換跳轉其他App的情況下,直接在APP內查看、購買套餐和優惠券。
值得注意的是,該功能并不是百度自己開發應用的,而是通過與第三方平臺合作共同上線。其中的“第三方合作平臺”所指的主要是美團旗下的大眾點評。
換言之,這是一場百度與美團的合作游戲。
而早在此之前,百度地圖的最大競爭對手——高德地圖,已經與口碑、餓了么打通合作。即用戶在使用高德地圖時,搜索門店位置或“美食”,就將一鍵直達由口碑、餓了么提供的門店頁面。
雙方的合作也帶來了數據增長。僅在功能測試階段,口碑平臺商戶的日均成交額增加了超10倍。
此番,“百度地圖+大眾點評”的模式明顯對標的是“高德+口碑” ,一鍵打通本地生活服務與出行大數據,百度與高德這兩大冤家再次形成對峙局面。
另一方面,百度選擇與大眾點評合作,這也說明百度和美團之間的關聯正在加深。
盡管雙方現在一派祥和,但是在此之前,百度和美團的關系并不友好,甚至對簿公堂。
2016年,大眾點評一紙訴狀將百度告上法庭,原因是百度旗下的“百度地圖”、“百度知道”大量復制了大眾點評網上的用戶點評等信息。
大眾點評認為,這些點評內容是公司花費十余年、數億元搭建并運營而取得的成效,而百度大量復制使用該信息,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權,構成不正當競爭。
百度方則表示,百度是一家搜索功能的網站,在搜索到了相關信息后,后臺進行選擇,并呈現部分內容,所以用到了大眾點評網上的一些信息,使用的方式是合理的。
雙方爭執不下,經過近兩年的拉扯,最終法院判決大眾點評勝訴,百度公司停止侵害,并賠償經濟損失人民幣300萬元。
在當時,因為O2O市場的關系,百度與大眾點評成為了直接競爭對手。
2016年以前O2O市場的前三甲是美團、大眾點評和百度。之后,美團和大眾點評合并,共同迎戰百度,這場官司也被視為百度與美團的較量。
2015年上半年,團購市場中美團占51.9%的份額,大眾點評占29.5%的份額,雙方加起來的市場份額為81.4%,占據著絕對優勢。
然而,百度不甘示弱,在美團和大眾點評宣布合并的當天,旗下的百度糯米啟動新一輪紅包攻勢,搖一搖即可瓜分10億元紅包。
此一時彼以一時,如今百度和美團放下兵戈,選擇合作,倒也不失為一種美事,畢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二、百度地圖承擔重要使命
除了對標高德,與美團合作也是百度實現互聯互通的一步。
早在去年12月,百度的執行副總裁沈抖就曾公開表示,互聯網的下一波紅利是互聯互通,百度堅定支持拆掉“圍墻花園”,重建開放的互聯網。
之后的一個多月里,百度迅速開始落實,先后聯合美團、小紅書、順豐、攜程、知乎等十多家企業宣布開啟深度合作,相關合作將在流量、技術、服務生態三大層面展開。
同時,百度App相關負責人表示,“十余家互聯網企業互聯互通可以有效提升用戶體驗,用戶在百度App內使用智能小程序可以直接完成預訂酒店、購買火車票、電影票等高頻服務,不再需要在不同App之間跳轉”。
這也被視作百度地圖與大眾點評達成合作的一個預示。
而對于百度來說,地圖業務是很重要的基礎設施,其在本地生活、移動導航、車聯網等戰略布局中都曾扮演關鍵角色。
今年,百度還將地圖和汽車業務整合,因為在整個地圖行業中,比較賺錢的業務就是汽車。
目前,百度IDG事業群的業務主要有: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汽車云、智能交通等,幾乎所有業務都需要地圖技術做支撐。
而百度地圖作為“國民級”的C端應用,可以和車路協同設施、無人巴士、自動駕駛出租車等結合,做更多用戶可感知的功能探索。
無論是與美團合作,加深本地生活布局,還是整合汽車業務,都在不斷賦予百度地圖新的使命,以百度地圖為核心而輻射出去的業務越來越多。
三、互聯網大廠達成合作,實現互聯互通
經歷多年慘烈廝殺之后,互聯網巨頭之間,不再只有“圈地運動”的競逐,而是有了更多合作的機會。
以快手為例,前段時間,快手宣布與騰訊在游戲發行、運營、營銷及推廣方面展開合作。
此外,阿里也是快手廣告的大客戶。2019年雙11期間,快手與天貓聯合舉辦“雙11老鐵狂歡夜”活動,快手拿出頂級的戰略資源配合宣傳,連續11天的首頁開屏都是活動的預熱廣告,這是快手歷史上的第一次。
阿里的勁敵——京東、拼多多、美團,同樣都是快手的合作伙伴。快手先后與拼多多、京東達成戰略合作,涉及廣告投放和直播電商。
而除了快手,騰訊與京東也在上個月續簽了為期三年的戰略合作協議,微信平臺向京東提供一級和二級入口,為其提供流量支持。
業內人士認為,巨頭之間達成合作,不僅可以豐富用戶的消費場景,提高用戶粘性和增長,還有利于打造超級APP。
多番利益考量下,巨頭結盟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不僅如此,互聯網已經發展到了技術開放的階段,互聯互通逐步邁入深水區。
去年9月,騰訊公布微信外鏈階段性調整聲明,將落實以安全為底線的互聯互通,雖然微信訪問外鏈的開放只是撕開了一個小口子,但它卻是打響了國內互聯網生態開放、互聯互通的“第一槍”。
之后,阿里、快手、騰訊等八家平臺共同組建“信息無障礙技術和知識產權開放工作組”,推動適老化、無障礙化領域的技術開放。
一場由“多APP間互開外鏈”引發的牽手運動,也在推動著互聯網走向生態開放。
總而言之,網絡的本質就是互聯互通, 這也是實現互聯網最大效益的關鍵所在,而百度地圖與美團的合作只是其中的一個縮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