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啟動“農云行動”

2月27日消息,拼多多于近日宣布啟動“農云行動”。針對云南藍莓、沃柑這樣的規模化農產帶,拼多多“農云行動”負責人介紹,平臺將分兩步來做這件事。其一,幫助已經起步且具備良好供應鏈的商家,完成“從1到100”的跳躍;其二,千方百計鼓勵和培訓農產帶的年輕新農人上平臺開店,完成“從0到1”的起步。
截自拼多多App
為了更好地走好這兩步,平臺“農云行動”提出了五大主要措施。
首先是保持“零傭金”,助力農產帶升級“產銷對接”為“產消直連”,不斷優化中間補兩頭,讓利農民和消費者;其次是集中投入優勢資源,大面積推廣“多人團”在秒殺、百億補貼的運用,積極對接農貨節、年貨節等大流量支持,激發需求側的“數字化新消費”,重點助力100個農產帶建設“數字化新供給”;第三是,批量對接當地優質供應鏈“上云”,在當地涉農、電商部門指導下,舉辦專場招商培訓,對優秀新農人進行小規模針對性輔導,孕育1000個成功典范。
此外,為農產帶商家對接倉儲、冷鏈等專用農貨物流體系,提供全鏈路的農產品上行基礎設施服務;最后,通過平臺持續集中曝光、生鮮農產品品類日及全渠道推廣,助力打造100個農特產的區域和全國性品牌,推動農特產的標準化、品牌化、數字化發展。
截自拼多多App
據介紹,拼多多“農云行動”將通過數字化的方式,助力農產帶解決三大痛點。首先是人,建立一整套激勵新農人能跨越式發展的平臺機制,做數字農業的放大器。
在陜西運城,一位拼多多新農人僅用大半年就幫農民賣出價值1.5億元的水果,并帶動了一批年輕人把農產品搬上平臺。“今年我們會創新‘拼’形式,繼續擴大補貼,扶持更多標桿新農人成長,形成推動農產區數字化的內生力量。”“農云行動”負責人表示。
其次是品控。與標準化的工業品不同,自然成熟的農產品要商品化,面臨的重要難題是標準化的品控。
據悉,南寧武鳴區2012年引進沃柑種植,面積已達46萬畝。2021年2月,政府出臺標準,對范圍、采收、分級、防腐保鮮、預冷、入庫處理、貯藏、出庫、包裝、標志、標簽、運輸等做出明確規定。與政府側的措施相呼應,“平臺將通過持續優化抽檢、店鋪評分、售后監測、消費反饋等系列措施保障品質”,“農云行動”負責人稱。
?
截自拼多多App
“拼多多要助力農產帶解決的第三個難題,就是鼓勵商家在品質的基礎上,盡快形成自己的品牌。”該負責人介紹,通過“農云行動”,秒殺和百億補貼的“多人團”補貼額度還將持續加大,讓農產帶品牌直接呈現在9億消費者面前,獲得全國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
“這兩周,我們已到全國調研了多個農業大省的農產區,切身感受到,2023年大家都蓄了一股勁。我們將更敏銳地把握今年農產品產‘消’新形勢,通過‘農云行動’,讓更多農產區跑出植根本地的領頭羊,帶來整個產業鏈的數字化發展,跑出更多全國性的農業品牌”,拼多多“農云行動”負責人表示。
據了解,云南昆明、廣西南寧、福建霞浦、山東濰坊和壽光等地,將成為拼多多首批重點助力數字化的農產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