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貓享自營店將下線

1.貓享自營店下線
僅僅過去一年半左右的時間,阿里的自營業務就終止了。
8月1日,天貓旗下的自營業務“貓享”發布調整公告,天貓App中的“貓享”自營店將于今年9月30日關閉。
公告顯示,貓享自營店下線為業務策略調整,有關于商品、售后或其他相關問題,用戶可以通過電話客服或通過平臺客服進行咨詢。根據“貓享”客服介紹,“貓享”相關團隊的人員可能會有相應減少。
(圖源:天貓APP截圖)
據實測,貓享自營業務現在仍然可以下單購買,不過商品僅剩任天堂Switch、索尼PS5、微軟XboxSeriesX等少數幾款。手機品類的蘋果iPhone14Pro、三星GalaxyZFlip4等產品已經下架,筆記本、平板電腦等品類已經清空商品界面。
(天貓APP貓享自營店截圖)
據悉,貓享在去年2月份上線,搜索“貓享/貓享自營”等字樣,才會出現自營商品。此外,天貓還上線“貓享閃購”頻道,每天固定時段上線自營正品的折扣秒殺活動。阿里曾回應媒體稱,貓享只是天貓App里的一個探索項目。
貓享業務范圍和模式直接對標京東,以銷售3C品類為主,自建采購團隊、提供客服售后和物流配送。據天貓官方介紹稱,貓享業務在商品選擇上精選全球正品好貨,在售后物流等環節上,為用戶提供售后無憂的官方客服,并逐步在全國范圍內實現送貨上門。
如今貓享下線,說明了阿里這一項自營模式新項目未能跑通。
這并不是阿里的第一個自營業務,在貓享上線之前,阿里已經有了天貓超市、天貓國際等自營模式。
根據阿里2023財年年報,在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12個月內,占阿里營收大頭的中國商業收入為5827.31億元,同比下滑1%。其中,包括天貓超市、盒馬等直營業務在內的中國商業零售業務收入同比下降2%。
2.阿里自營電商慘淡收場
其實,早在2021年底,“貓享”項目就已經開始啟動了,由FC事業部總經理趙昆(花名:空無)負責。2021年10月,天貓超市和進出口事業群升級為B2C零售事業群,其中組建FC事業部就包括在內。
彼時,一位阿里人士認為,本次事業群的升級意味著阿里在淘系之外,成立了規模對等的自營業務,B2C事業群的供應鏈成立單獨部門,表明阿里對于自營業務的投入決心空前。
貓享的自營旗艦店和天貓官方旗艦店有什么區別呢?貓享自營旗艦店的貨品是由平臺直接向品牌商進貨,同時由平臺發貨給消費者,天貓官方旗艦店的貨品所屬權則屬于品牌,品牌直接發貨給消費者。區別就像菜市場和自家超市,天貓旗艦店只需要管理品牌,而貓享自營旗艦店需要自己關注到每一件貨品。
而阿里推出貓享自營旗艦店,或許在于應對抖音、京東的競爭。天貓的基本盤一直是服飾,但這一核心類目被京東等競爭對手入侵。
2021年11月,京東宣布服飾全品類迎來入駐商家和新品上新大爆發,京東全新入駐品牌環比10月日均增長超10倍。抖音電商也在時尚居家領域發力,并邀請更多的服飾品牌商入駐抖音直播間。
貓享自營店的上線,看起來更像是阿里對京東的反擊之舉。尤其是,貓享的銷售產品是對標京東的3C數碼品類。據此前《晚點 LatePost》報道,B2C事業群拿出了比較有誘惑力的條件吸引品牌方入駐貓享,貓享給一些品牌商的點位比京東低1-2個點位(即品牌自營店賣100元給到平臺的幾個點毛利),不同品牌有差別。
有決心并不意味著成功,而今,貓享自營業務慘淡收場,說明了阿里在布局自營業務上的條件不足。首先,在用戶心智上,京東的自營電商業務顯然更深入消費者的內心,尤其在當前流量見頂的困境下,阿里的自營電商更難以成功。
零售電商行業專家、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認為,阿里在自營電商的探索中,還沒有找到一個能夠再次強化消費者心智的有力競爭點。“貓享的下線,大概率是出于戰略考量,淘天集團還是想更專注于開放平臺的發展。”
“對于淘寶和天貓來說,自營業務費力不討好,也很難走上牌桌。淘寶和天貓想要打好手里的牌,還是需要更專注開放平臺的發展,才能繼續和拼多多、抖音電商等對手進行競爭。”莊帥稱。
3.自營賽道競爭激烈
2011年的淘寶全員溝通會上,馬云曾直言:“我在這兒愿意跟大家打一個賭:自己采購、自己銷售、自己做物流,這樣的模式走不了很久。這種模式會存在,但是它不可能成為一家真正的電子商務企業,不能幫助更多的企業。”
如今局勢逆轉,近年來自營模式反而從京東蔓延到了各大平臺。例如,今年7月7日,京東宣布推出尋源采購平臺,開始支持第三方商家為京東自營供貨。第三方商家在京麥平臺的“商機”欄目中查詢自營供貨的需求,并提出報價,被采納后即可供貨。
抖音也加快了自營電商業務的步伐。據Tech星球報道,今年,抖音電商開始布局自營美妝電商業務“美力心選”,趕在抖音618好物節期間,正式更名為抖音電商自營美妝,并在抖音APP內開設自營店鋪,銷售高端品牌美妝商品。
與此同時,抖音還開設了快時尚服裝電商業務“飛云織上”、抖音周邊文創電商“抖音文創”、主打低價的“超便宜小店”、農產品電商業務“源頭優選”、抖音酒水自營電商業務“朝釀暮飲”(已更名為抖音電商酒類旗艦店),以及“抖音超市”等自營電商業務矩陣。
據消息人士透露,未來還會增加新的自營電商業務,包括奢侈品類目。
(圖源:Tech星球)
美團方面,2022年,美團電商內增加了品牌自營專營店,運營模式類似于“京東自營”,商品由美團電商發貨。其“美團好貨”App內上架多個品牌自營專營店,涵蓋食品、飲料、居家用品等。此外,“美團好貨”App還增加了“全球購”專區,布局跨境電商。如今,美團形成了以品牌自營電商和平臺電商為運營渠道的電商模式。
綜合來看,自營電商擁有更強的品牌力,產品質量可控,不僅能夠提升用戶的消費體驗,還能夠提高平臺的品牌影響力,增強用戶心智。但是,自營模式需要商品的采購、品控、倉儲、物流等供應鏈體系以及全交易流程管理體系一系列的完備配套設施。
尤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阿里的自營電商業務更是面臨友商全方位的比拼。無論是誰,供應鏈、產品、服務等綜合能力更強的一方,將更有機會走在前頭。可以預見的是,基于自營模式的競爭,將會越來越常態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