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上線新玩法,有商家靠它漲粉上萬

1.抖音共創功能正式開放
最近刷抖音時,發現越來越多視頻下方出現了“共創”的標識。
這項功能上線不久,熱度卻是很高。在最新版本的抖音里,發布界面新增了“共同創作”選項。作者點擊后可以邀請至多5位創作者進行共創,并為其選擇共創、策劃、腳本、錄制、參演等多種身份。
共創者接受邀請后,共創視頻會在所有關聯創作者的頁面展示。作品數據也會共享互通,創作者們可以共同享受一條作品帶來的流量和曝光。同時,在視頻頁面上也會出現共創者的頭像,其他用戶可以通過頭像關注或進入共創者主頁。
據悉,抖音的共創功能6月底時就已開始內測,8月才開始向部分個人創作者、機構號和企業號開放。為了進一步推廣,抖音還發起了“抖音共創來了”活動。截至目前,該話題的播放量已高達22.5億次。
在共創功能推出之前,很多創作者其實都會和其他博主進行合作,從而共享對方的流量。但是很多時候,雙方或多方一起合力制作的視頻,最終卻只能在其中一人的賬號上發布。如果多個賬號一起發布相同視頻,很容易被平臺判定為抄襲行為。
不得已之下,一些博主會在評論區@其他創作者,并置頂評論,以達到引流作用。但由于評論區的折疊性質等,流量輸送的效果并不好。
如今共創功能的推出,無疑能提高創作者們進行合作的積極性,擴大流量的“重復利用率”。同時也為商家營銷打開了新的思路。
2.為達人引流,也為商家引流
據抖音官方表示,發布共創作品的賬號在流量和漲粉數據上均有顯著增長。
比如“抖音共創來了”話題下,熱度最高的視頻由“央視新聞”“人民海軍”“軍武次位面”“測評界的野路子”四方共創。主要內容是用6萬塊積木、耗時4個月做成的1:100積木版福建艦,以此致敬建軍95周年。
在擁有1.5億粉絲的央視新聞帶動下,其他共創者的粉絲量都出現了大幅提升。其中“人民海軍”在視頻發布三天內漲粉10W+,“軍武次位面”和“測評界的野路子”也都漲粉過萬。
(“人民海軍”粉絲增量 數據來源:蟬媽媽)
不過當然,對于政務號和新聞號來說,選擇共創更多是為了將當事人和事件主體展示出來,不會有太多深入合作的可能。而對于個人創作者和企業來說,共創的功能就重要得多了。
首先體現在打開創作思路、帶動創作積極性上。比如專門做“無用發明”的“手工耿”,和“在月球生活”的“開普勒星人”。在他們共創的視頻里,手工耿為開普勒星人發明了一款收菜機,而開普勒星人則用特效技術將之“實踐”在了他的虛擬世界之中。
據手工耿表示:“缺乏靈感是創作者們都會遇到的難題,共創帶來了新解法。”這顯然也是抖音推出共創功能的初衷。同時,對于想要依靠短視頻變現的創作者來說,共創也是一個新的渠道。
在很多MCN機構之中,簽約達人粉絲量頭尾分化嚴重是很常見的事。這時候共創就能很好地實現“先富帶動后富”。比如同為“天下耀萊”MCN的“派小軒”和“呂長隆”。前者的粉絲量超過560萬,后者卻只有25萬多的粉絲。
雙方共創的一條視頻獲得了95萬的點贊,遠高于“呂長隆”所發布的其他視頻。而且在視頻發布后,其粉絲量也獲得了顯著提升。對于MCN機構而言,流量就是變現的前提,但想要做出爆款視頻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因而通過共創的方式,讓頭部或腰部達人帶動尾部達人,能夠一定程度上打破漲粉瓶頸。
除了以上兩種,共創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品牌或商家的聯合營銷。比如vlog博主“林晨同學”和“吉利汽車”所共創的視頻:林晨同學駕駛著品牌方的汽車,穿行過沙漠、峽谷、村莊,最后見到了絢爛的星空。展示人文和自然風光的同時,也體現了汽車的優秀性能,給品牌方帶去了足夠的曝光。
還有攝影博主“周于斯”和“小米手機”共創的視頻。內容很簡單,就是帶著品牌方的手機在街上拍照,但是也很好地滿足了品牌方的需求。該視頻最終收獲了17.5萬的點贊,甚至比雙方以往視頻的點贊量都要高上很多,真正實現了“1+1>2”的效果。
對于品牌方而言,視頻共創的作用遠不止曝光產品。更重要的是能夠將達人的部分流量吸引到自己這里,從而實現品牌自有內容陣地的長效經營。所以除了合作達人之外,和其他品牌進行跨界共創也是不錯的選擇。
比如游戲“CSGO”的官方號和辦公軟件“釘釘”的共創視頻。一個是游戲,一個是辦公軟件,本來是八竿子打不著的兩個行業,跨界的合作卻也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這條視頻的評論區,大多網友都對雙方的合作感到不可思議,甚至還有“作業幫”“百度”“麻辣王子”等各個行業的官方號前來“湊熱鬧”。
跨界合作的巨大反差感,讓品牌的形象更加飽滿。共創功能將合作方頭像展示在頁面上,也能讓合作的形式更加直觀,以達到共享流量池的作用。
3.共創功能,仍有想象空間
由于剛剛正式開放使用不久,抖音的共創功能還有很多商業價值未被挖掘出來。但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抖音用戶增速放緩,這項功能將成為打開流量共享缺口的重要環節。對于品牌和商家們來說,也會是一條成本相對更低的營銷渠道。
比如抖音正在持續發力的本地生活業務,未來商家們完全可以通過與當地達人的合作,以實現知名度的擴大。從用戶的角度來看,被種草時也可以更方便地找到商家主頁,了解其提供的具體產品或服務。如此一來,用戶的決策效率也會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甚至可以設想,未來直播也有可能推出共創功能。現在很多品牌或商家的直播間采用矩陣模式,比如東方甄選、交個朋友等,主要是為了擴大規模效應。如果在主直播間加上矩陣直播間的共創,或許也能起到引流的作用。
此前薇婭退出直播間時,其助播接連“上位”,推出“蜜蜂驚喜社”等直播間。往后如果共創功能應用在直播上,也能擴大一些達人類主播的助播影響力,為其“自立山門”奠定基礎。
可以說,共創功能還有著很多可能性等待著挖掘,其對于內容升級和商業化的幫助才剛剛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