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創始人王堅:云計算就是數字經濟的基礎

8月1日消息,近日,首屆中國算力大會在山東濟南召開。在算力大會主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阿里云創始人王堅發表了《數字經濟:從電力到算力》主題演講。
圖源:阿里云微信公眾號
“今天的數字化就是一百年前的電氣化。數據資源和算力結合,將帶來傳統資源消耗的急劇下降。2010年到2018年,全球計算量增加了500%,增加這些計算量所增加的能耗只增加了6%。這其中,云計算的出現是非常有意義的。”
王堅表示,“云計算就是數字經濟的基礎,就像電是工業經濟的基礎是一樣的。我們從農業經濟到工業經濟到數字經濟,工業經濟就是電力經濟。這就是為什么到今天為止,我們的經濟發展情況可以用電來衡量是一樣的。到了數字經濟時代,計算是衡量經濟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
公開資料顯示,王堅,1994年畢業于杭州大學,獲工學博士學位。2008年9月,王堅加入阿里巴巴集團,擔任首席架構師;2009年7月,擔任阿里軟件首席技術官;2009年9月,創辦阿里云計算有限公司,擔任總裁;2012年8月,擔任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技術官;2019年11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會還重磅發布了阿里云首批“創新先鋒”優秀成果——磐久液冷解決方案和震旦異構計算平臺。據介紹,全浸沒液冷技術是數據中心的一項巨大創新,開創性地將服務器浸泡在絕緣冷卻液里,產生的熱量可直接被冷卻液吸收進入外循環冷卻,全程用于散熱的能耗幾乎為零,服務器散熱不再需要風扇、空調、冷機部件。這套液冷解決方案的年均PUE(電源使用效率)小于1.09,大幅領跑全國平均水平,同時服務器整體故障率可下降50%。
震旦異構計算平臺是阿里云為數據中心、邊緣計算和AIoT等全場景下各種機器學習算法、應用、和高性能計算設計的統一編譯和軟硬件協同優化軟件,可實現與各種加速硬件的高效集成和平滑遷移。同時,為算法和應用屏蔽異構算力硬件的架構差異,快速對接上層多種機器學習框架,實現無感知多端快速部署,提升開發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