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商品智能匹配”相關技術獲中國智能科學技術最高獎

7月18日消息,7月16日,被譽為“中國智能科學技術最高獎”的第十一屆“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頒獎盛典在北京京舉行,京東和天津大學聯合攻關的“商品智能匹配關鍵技術及在營銷中的應用”榮獲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圖源“京東黑板報”,下同)
京東表示,早在2019年,科技部公布最新一批國家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名單,宣布由京東牽頭承擔打造“國家新一代智能供應鏈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的任務。從2020年7月開始建設至今,該平臺聚焦C2M反向定制、智能質檢、食品安全供應鏈等核心技術研發和產品落地,多個開源項目成功入選中國科協“科創中國”開源創新榜。
據悉,自2017年全面向技術轉型以來,京東體系截至2021年底在基礎科學和技術研發上已累計投入近800億元,技術成果已遍布智能零售、智能供應鏈、物流倉儲、智能城市、產業互聯網等諸多應用場景,以及可信人工智能、超級深度學習、量子機器學習等領域。
據京東集團副總裁包勇軍介紹,針對電商領域“人貨匹配難”這一業界難點,京東持續多年深耕,重點攻克商品智能匹配關鍵技術,實現用戶洞察透、商品理解好、人貨匹配準的目標,滿足消費者個性化、差異化、品質化消費需求,帶來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京東這次獲獎的“商品智能匹配關鍵技術及在營銷中的應用”項目圍繞用戶屬性、商品屬性和匹配推薦三個維度,創新性地提出用戶多層次畫像建模、商品跨模態交叉建模、人貨精準匹配三項關鍵技術。項目攻關期間,技術團隊累計發表高水平論文42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5項,Google Scholar引用超4000次,并榮獲了包括ADMEN國際實戰金獎在內的40余項大獎。
同時,基于項目技術成果搭建的“京準通”、“京東數坊”等營銷工具,累計為包括世界五百強企業在內的超十萬國內外商家提供智能營銷服務。
此外,京東零售開發的“智能語義分析和觀點識別技術”,通過整合京東商城的用戶反饋內容文本進行智能化識別,據此搭建的北極星商業操作系統(JNOS)、“京東啟明星”體驗洞察平臺,處理文本語義平均準確率高達92%。
京東“智能供應鏈庫存優化技術”具有倉網優化、可解釋預測、端到端自動補貨、自動化參數推薦以及智能診斷等能力,據此搭建的智能供應鏈系統使采購自動化率高達85%,助力京東庫存周轉天數降至30.2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