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止損!新東方抓住救命稻草

1.轉型順利,新東方止住虧損
近日,新東方公布了其截至5月31日的2022財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這一年里,新東方凈營收31.05億美元,同比下降27.4%;股東應占凈虧損11.88億美元,而去年還有3.34億美元的盈利。
(截自新東方2022財年Q4及全年財報)
自從在港交所和紐交所上市以來,這還是新東方的年報第一次出現虧損。前幾年新東方的毛利率雖然不高,但也有著3億美元左右的盈利。2022財年的虧損,可以說是把過去四年賺的錢都虧掉了。
新東方在財報中解釋,營收下跌主要是因為配合政策要求終止了K-9學科課后輔導業務,這也直接導致新東方第一次出現了虧損。
“雙減”政策和疫情的影響之下,整個線下教培行業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新東方的選擇一是縮減線下學習中心數量節省成本,二是向在線教育和直播電商等領域轉型。
財報中顯示,截至2022年5月31日,新東方的學校和學習中心總數為744間,與截至2022年2月28日的847間相比,減少了103間;同比2021年5月31日的1669間,更是減少了925間。
一年關閉過半線下門店的同時,新東方也在全力轉型線上。據俞敏洪透露,本財年新東方出國考試準備及出國咨詢業務分別同比增長6%和16%,針對成人及大學生的國內考試準備業務,同比增長約30%。正是“新東方在線”的各項業務,讓新東方的年度營收還能維持在30億美元的規模。
此外,新東方轉型農產品帶貨的“東方甄選”直播間也表現出彩。新東方的首席執行官周成剛在財報中也提到:“本財年,新東方在線成立名為「東方甄選」的電商平臺,銷售農產品及其他產品;同時亦在抖音等一些著名的短視頻社交平臺作試點,開展直播活動。東方甄選取得了顯著進展,獲得數千萬訂閱者和會員的廣泛認可。”
雖然東方甄選在2021年底就已推出,但直到今年六月才意外走紅,所以在年報中未能得到體現。不過新東方的高管也在財報后的電話會議中提到,東方甄選的成功對新東方自身的教育業務轉型帶來極大幫助,同時帶來了“可觀的財務回報”。可以想見,在新東方的下次財報披露中,東方甄選的成績一定會是重中之重。
依靠發力在線教育、跨界轉型直播帶貨,新東方成功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刻。在今年2月公布的半年報中,新東方已經虧損了9.08億美元。但如今看來,全年虧損也就10億美元左右,也就是說下半年新東方已基本止住了虧損趨勢,成為了當之無愧的教育行業轉型表率。
2.轉型后,教培行業同質化嚴重
教培行業中受到影響的自然不止新東方一個,它們都采取了類似的方法進行轉型。
7月29日,好未來也公布了其2023財年第一季度的財報,跟新東方一樣是截止到今年的5月31日。財報顯示,好未來營收2.24億美元,同比減少83.8%。凈虧損從去年同期的1.02億美元大幅收窄至4380萬美元。
(截自好未來2023財年Q1財報)
營收和虧損一同收窄,說明這一階段的好未來還是“除舊”大于“更新”。營收只剩去年的20%不到,這都是停止了原先義務教育學科培訓班的結果。因而好未來也在積極謀求轉型。
在財報溝通會上,好未來的CFO彭壯壯介紹了未來的發展戰略。主要分為“學習服務”“內容解決方案”“學習技術解決方案”三類。其中,學習服務還是圍繞教育培訓,只不過核心放在素質教育上,覆蓋“科學”“戲劇”“編程”等領域的興趣類課程。
內容解決方案為教輔出版物和數字化產品的資源銷售,學習技術解決方案則是涉及課堂、公司發展、教學支持等方面的toB技術產品和服務。
可以很明顯的看到,和新東方一樣,好未來線下場地的教學業務已大幅縮減,剩下的主要是輕資產模式的線上服務。彭壯壯表示,真正構成全球教育行業大趨勢的基礎是在線化、數字化、智能化和開放化。這也是教育行業面對危機的共同選擇。
比如猿輔導在這兩年相繼推出了“猿編程”“南瓜科學”等側重素質教育的線上課程,高途則是專注于線上的成人教育和大學教育等等。相比于新東方,這些原本就靠在線教育起家的公司轉型起來要更加容易,基本只需要沿用之間的教學模式,并替換教學內容就足夠。
同時,“教育信息化”也成了它們轉型后的主要業務之一。新東方就表示,其當下及未來在教育領域的規劃,主要分為四個方面:面向中小學生的素質素養教育體系和產品體系、面向出國留學人群的學習體系和咨詢體系、面向大學生的各類考試培訓和職業發展培訓體系、以及面向智慧教育的軟硬件發展體系。
這個分類規劃和好未來幾乎是如出一轍,并且都強調了“智慧教育”,也就是教育信息化。該方向的業務重點是將軟硬件結合起來,打造面向學習全流程的解決方案。
像是網易有道就憑借自身技術優勢,和校企達成合作,推出了集軟硬件、管理和售后為一體的智慧教育平臺。據悉,其今年第一季度總營收的21%都來自智能硬件業務。
面對大環境,轉型確實是必要之舉。但由此帶來的問題就是,各個在線教育平臺在轉型過程中的內容同質化現象也越來越嚴重,從新東方和好未來的業務規劃就能看出這一點。然而真正能走出陰霾的,永遠是有自身的獨到優勢,并發力差異化競爭的企業。
3.經驗難以復制,取長補短才是關鍵
隨著新東方直播帶貨的大火,很多教培企業都紛紛仿效,試圖在這個賽道中分一杯羹。比如豆神教育搭建了“豆選生活”和“豆神甄選”等直播間,讓一些老師在直播間里講授文史內容,并售賣圖書和相關的文史課程。
7月2日,豆神教育的CEO竇昕帶著帶著一眾教師于快手進行了一場古詩詞文化帶貨,單場GMV突破千萬。
但是好景不長,7月26日,豆神教育發布公告稱,中國銀行北京中關村支行向法院提起訴訟,向豆神教育索要7.68億元的貸款。據悉,豆神教育用于這筆貸款的擔保物還包括其總部辦公室,如果未能及時還款,且辦公室很有可能都被拍賣。
(截自豆神教育公告)
雖然直播帶貨也算小有成績,但想要彌補財務的虧空還是杯水車薪。即使是當紅的東方甄選,其7月的銷售額也不過才突破6億。直播帶貨本就是一個需要等待長期回報的業務,豆神教育在瀕臨絕境時還將直播帶貨作為救命稻草,這就顯得不合時宜了。
新東方之所以能止住頹勢,關鍵還是利用好了自身優勢。比如新東方即使逐漸轉型線上,但還是持續發力其“老本行”出國留學業務。而東方甄選的成功,是偶然,但也有其必然性。以教書的方式雙語帶貨,這當然是新東方將特長轉化為優勢的結果。
至于其他還在轉型期苦苦掙扎的教培企業們,其痛苦的根源大多還是一味地模仿別人的成功經驗,最后只能陷入相互消耗的境地,誰都無法抽身。這次的行業危機,注定會淘汰掉一批別無所長、只會跟風的教培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