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微信公開課PRO:微信醫保碼累計已有超過5億人激活使用

1月23日消息,在2024微信公開課PRO醫療專場,來自微信和醫療機構的講師分享了看病就診、醫保支付、就醫理賠、醫療管理與服務等方面的創新探索及實踐。
“就醫助手”助力智慧就診再進化。從公眾號推送、線上支付到小程序,數字化、線上各項能力的持續發展,讓智慧醫療不斷進化。剛過去的這一年,微信繼續開發出全新的智慧工具——就醫助手,并落地多家醫院,助力智慧醫療在就診再升級。
就醫助手的定位,是“為公立醫院提供的標準醫院消息和流程可視化產品能力”。在平臺已有的ID體系和支付能力基礎上,就醫助手既契合醫院自有的業務,讓醫院消息收發更加完善。同時,就醫助手也提升了醫院信息的觸達效率,降低患者投訴率,并通過可視化流程,幫助醫院優化線下人工指引的體驗,讓醫院在診前、診中、診后都做到了很好的消息管理。
就醫助手現有的模板庫里已經多達80-100個,能充分滿足眾多醫院現在的需求,覆蓋患者數量提升25%,用戶收到就醫的比例達到75-90%,服務的使用率和效率平均提升50%。
微信公開課講師、微信開放平臺醫療行業負責人馬欣竹 圖源:微信公開課公眾號
數字技術完善患者連接和交互。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是全國率先應用就醫助手的醫院之一。醫院從2014年就開始在微信上嘗試建設患者服務,從最早的公眾號到不斷完善的小程序,現已實現了線下服務線上化率100%的目標。
在微信小程序上,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借助微信和騰訊的AI大模型,建設了一些特色的小功能,如云上一站式自助退費,云上精準床位預約,云上患者延續管理等,這三個功能都可以異步審核或者周期傳達,完善與患者連接和交互的關鍵節點。
近期,醫院接入了“就醫助手”,在幾乎所有的就醫主線場景中都部署了就醫助手的模板消息,包括線下門診、檢驗檢查、互聯網醫院,有超過40萬的問診量,還有住院服務、體檢中心的體檢服務,都實現了全流程、可視化的消息提醒,讓患者可以很清晰的知道自己現在處于哪個服務節點。
醫保移動支付提升就醫購藥體驗。在就診體驗日漸智慧化之外,去年微信還通過醫保移動支付并支持間連模式,打通行業上下游等能力和舉措,為患者減輕醫療負擔、提升就醫體驗打造了更可靠的保障。
據微信公開課講師、微信支付商業醫療負責人胡慶華介紹,微信醫保碼累計已有超過5億人次激活使用,超過80萬家醫療機構支持患者通過醫保碼完成就醫購藥各項結算服務,為整個醫保移動支付打下堅實的基礎。
微信公開課講師、微信支付商業醫療負責人胡慶華 圖源:微信公開課公眾號
在就醫購藥具體的一些應用場景,比如患者最高頻應用的掛號和診間支付等環節上,微信均已打通醫保移動支付,經過掛號、就診到開單以后,患者可以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或公眾號模板消息等繳費通道使用醫保支付,大幅提升整個醫保繳費的體驗。
目前,患者在藥店和線上購藥的醫保支付需求也在不斷擴大。醫保移動支付能為藥店的送藥到家業務提供一個新的獲客和觸達渠道,同時也能滿足用戶便捷購藥的需求。
此外,微信還在積極推進醫保移動支付和處方流轉的融合,全國各地陸續有處方中臺完成了相應的建設,通過打通醫院的處方、藥店的藥品信息、用戶的醫保信息等,實現處方的合規流轉。在處方流轉和門診統籌政策的支持下,結合微信移動醫保支付的能力,處方流轉將會進入一個加速落地的階段。
“就醫理賠”為患者增添健康防護網。微信支付推出就醫理賠服務,幫助病人在看病支付之后,可以立刻在線發起理賠,提升患者醫療服務的整體體驗。過去半年,就醫理賠已經覆蓋了全國100%公立醫院,服務了400萬名用戶,理賠了30萬件,大量用戶給予好評反饋,并表示“第一次發現原來看病后商保真得可以賠、這么好賠”,提升了整體的醫療后服務體驗。
微信公開課講師、微信支付醫療產品負責人郇文靜 圖源:微信公開課公眾號
企業微信打通醫療管理和服務鏈路。從信息傳遞、私域運營、服務優化等方面,企業微信以成熟的智慧系統和全面的技術生態,連接起了看病就醫、機構管理中的多個環節,讓醫療系統的全流程管理更加穩定和可靠。
在醫保局內部,基于企業微信,能打通從省、市、縣、鄉、村,甚至到醫保網格員的整個鏈路,醫保系統內部的高效協同有助于貫徹相關醫療政策。再結合“微信客服”的能力,能夠很好的為醫保管理部門提供一個咨詢、對話的入口,更大程度提升咨詢辦事的效率。
在醫保局外部,管理部門需要對接數千家的兩定機構、服務數十萬的參保單位,同樣可以基于企業微信上下游能力進行平臺搭建,實現G2B的精細化管理,實現機構單位和對接人的實名管理,幫助醫保局自查“盤家底”,動態掌握轄區內所有機構的真實情況。
此外,醫保管理部門還可通過一鍵群發、全員通知公告、群聊、搭建醫保知識庫等形式,提升服務效率、減輕醫保經辦的壓力,也給機構帶來便捷的咨詢、辦事渠道。基于整個G2B鏈路的打通,企業微信讓所有數據可視化、標準化,保證數據可追溯、可存儲,沉淀為管理部門的數字化資產。
而對于醫院來說,借助企業微信和微信的互通能力,僅用一個二維碼,就能為醫院高效打造“醫院名片”、“科室名片”和“醫生名片”。結合微信客服擁有的臨時好友關系鏈路,以及企業微信和微信互加好友的長久關系鏈路,能夠覆蓋患者端、健康管理端,以及面向患者的服務端、醫院運營端等等,通過一個鏈路滿足不同場景、不同周期、不同階段的患者需求。
微信公開課講師、企業微信消費醫療行業負責人馬研 圖源:微信公開課公眾號
打造醫療機構私域運營入口。針對如何在獲客端快速響應咨詢,企業微信還提供兩個新的添加路徑,一個是獲客助手,能夠實現一鍵添加企業微信的問題,還有一個是微信客服一鍵跳轉,在不添加好友的情況下,也能通過企業微信承接患者需求,第一時間提供咨詢服務。
企業微信幫助醫療機構在私域為患者提供有價值的咨詢和服務,這一年,重點在流量承接和離院服務兩個場景上,都有了新的變化和突破。
而從患者到院到離開的整個服務過程,企業微信以客服服務、品牌運營、專科服務、增值服務4個場景打造漏斗模型,把銷售動作、營銷動作升級成為醫療服務的動作,攜手私立醫療機構在企業微信上延伸。
重構醫患關系,做有溫度的醫療服務。通過企業微信,醫院前端客服和醫護先和患者建立“朋友”關系,盡心地為患者提供有溫度有價值的服務,只有這樣患者才會在有需要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這個“好朋友”。也就是在這一次次的溝通和服務中,醫院不斷清晰患者畫像,明白患者需求,從而高效服務患者,與其建立一種“深度信任”的醫患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