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生態鏈部門組織變革 推出SAN分級管理策略

3月13日消息,據36氪消息,小米生態鏈部門近期提出了“SAN分級管理策略”,并相應做了組織變革。知情人士稱,這也是小米生態鏈模式十年以來的一次最大改革。小米內部人士回應稱,該方案是正常的業務調整。“小米生態鏈已經是一個跑通的成熟模式。”該人士表示,但是品類眾多、業務不夠聚焦,現在分層分級的管理方式,可以讓各個業務線更聚焦,實現生態鏈業務更好的規模化。
具體而言,小米將以S、A、N三個分類邏輯來劃分眾多的生態鏈品類。其中,S類將作為小米生態鏈未來最關鍵的品類,小米梳理出了音箱、路由器、門鎖、攝像頭四個方向。
一位知情人士稱,S類是未來有機會做到50-100億市場規模的品類,由小米生態鏈和生態鏈公司共同負責。S類當中,目前小米被選中合作的生態鏈公司還在持續確定中——小米音箱的合作方為此前負責過“米兔故事機”項目的小米生態鏈企業“機器島”;門鎖則選擇了此前負責小米智能鎖公司的“鹿客”;攝像品類則選擇了六家;路由器品類暫時掛空擋。
圖源:微博@36氪
另外,A類別為未來有機會超過10億元規模的品類,包括空氣炸鍋、電飯煲、凈水器、廚電、空氣凈化器等等。這一類別的產品運營方式和原來的生態鏈模式類似,沒有出現太大的模式調整。
N類的模式變化較大,主要是鎖定規模為10億元以下的品類。據了解,這一品類中,小米未來將會重點把握品質,但對于定價體系、立項標準等等,則會相應放松管控,把控制權交還給生態鏈公司。目前,小米生態鏈公司已經基本完成了和小米方面的戰略合作協議簽署。
圖源:小米官網
該報道還稱,為了適應這次生態鏈分類邏輯的轉變,小米生態鏈部門近期在組織架構上也相應做了調整,三個新事業部的負責人重新明確——S類體系負責人為程亮,A類為楊浩東,N類為劉迪。
一位知情人士解讀稱,從原來的7個事業部減輕為如今的“SAN”三個事業部,本質上為了是讓”重的變重,輕的變輕”。前述人士稱,對于S類當中的關鍵品類,小米未來將會加強資源傾斜;而對于整體盤子沒那么大的品類,小米則計劃將整體流程變得更“輕”,包括推進快速立項、弱化整體的過程管理,廢除單品立項標準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