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CTO李強:物流企業應追求組合技術帶來的復利

2月28日消息,新浪財經《科創100人》欄目近日對話菜鳥CTO李強,他提出了一個技術理念:在物流行業中,單一技術很難成為顛覆性的“大殺器”,物流企業應該追求組合技術帶來的復利。
以無人駕駛舉例,無人駕駛所替代的司機成本最多占到20%。李強表示,“無人駕駛可能很重要,但也只是整個物流龐大的成本體系里面的一部分。我們依然需要通過提高運輸的轉載率、路徑規劃等方式,去節省更多的成本。”
在自動駕駛之外,菜鳥從2019年開始搭建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城市物流大數據平臺,來推動建設城市智慧物流,從而達到提升配送服務質量,降低物流成本的效果。李強表示,菜鳥正在把這些新的理念、新的產品以及技術引入到物流產業。
李強提出,“我們希望每個Leader都是Single Threaded Leader。每件事情有專人負責,每個人只為一件事情負責。”
據介紹,目前菜鳥正在打造一個更加敏捷和高效的研發組織,一線“作戰單元”都是相對閉環能夠交付獨立價值單元的閉環全職能研發團隊。這樣的架構設計,可以大幅減少了跨團隊協同,將過去5-6位不同角色分工協作才能完成的事情,通過簡化的架構、強大的平臺和清晰的規范,現在只需一兩個角色就能夠獨立完成。
(圖源:新浪科技)
在技術架構維度上,菜鳥希望技術架構更加簡單,整個架構更加短鏈,通過重復建設、代碼共享等方式來實現,從過去的服務調用來實現共享,進化成代碼復用來實現高效技術共享。
李強表示,菜鳥的技術思路更加注重現場作業人員的能動性,注重讓人的經驗和技術數據做有機結合。“用好這些技術和理念,把物流這個產業做好,去服務全世界的客戶”。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阿里巴巴發布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2023財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阿里巴巴第三財季菜鳥收入230.23億元,同比增長17%。
(圖源:菜鳥官微)
于2022年12月31日止季度,在抵消跨分部交易的影響前,菜鳥的收入同比增長17%至230.23億元,當中有72%來自外部客戶。在抵消跨分部交易的影響后,菜鳥的收入同比增長27%至165.53億元,主要是由于自2021年年底服務模式升級,以更好地服務客戶從而提升客戶體驗,促使本地消費者物流服務收入增加,以及國際物流履約解決方案服務收入增加所致。
同時,菜鳥持續透過加強端到端的物流能力來拓展其國際物流網,其中包括eHubs、干線、分揀中心以及最后一公里派送網絡。于2022年12月31日止季度,菜鳥有五個新國際分揀中心投入服務,使得菜鳥的海外分揀中心總數增至15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