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電商開展違規盈利專項治理 并將對盲盒、游戲等增加購買限制

5月11日消息,抖音電商公告稱,平臺近期通過巡查發現,部分創作者在分享商品過程中,存在通過虛構人設、斷章取義、造謠傳謠等方式博眼球、搏熱度,以達到快速漲粉、薅取流量并最終不當獲利等目的。
針對以上違規營利行為,平臺將開展專項治理行動,包括但不限于:嚴厲打擊造謠傳謠、肆意傳播虛假信息等行為;全面整治虛假人設,如仿冒官方機構、新聞媒體和特定人員等違規現象;以及借助蹭炒熱點、賣慘營銷等方式進行流量變現的行為。
截自抖音電商關于“自媒體”違規營利行為的治理公告
抖音電商表示,希望通過此次對自媒體營銷內容失真、營銷行為失度等亂象的從嚴治理,持續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并維護平臺良好的商品分享秩序。
此次專項治理的重點集中在蹭炒熱點、不良價值觀、賣慘營銷、虛假人設。蹭炒熱點指創作者利用黨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形象和名義、自然災害、疫情、突發公共安全事件、網絡輿論事件等進行的干擾輿論、影響傳播秩序的違規商業營銷行為;不良價值觀指創作者在分享商品過程中,發布歧視、炫富、拜金、迷信等違背社會公序良俗的內容,或宣揚有爭議的錯誤價值觀念,擾亂平臺秩序的行為。
賣慘營銷指創作者通過塑造、演繹凄慘的生活狀況或經歷,渲染悲情色彩博取同情,影響平臺秩序的推廣行為;虛假人設指直播中出現“優質達人”、“品牌旗艦店”等表述,但實際無對應認證;達人渲染自身特殊人設,并在營銷過程中存在虛假宣傳如“不賺錢送福利”的行為。
截自抖音電商關于“自媒體”違規營利行為的治理公告
此外,針對盲盒商品、游戲服務等可能對未成年人造成影響的商品,抖音電商將增加相應的購買限制,如要求用戶在購買時完成實名認證,或增加未成年人禁止購買的消費提示。
抖音電商表示,平臺鼓勵廣大用戶與平臺一起共同維護健康有序的平臺環境,如發現平臺上存在違反上述規則的內容,可點擊視頻/直播轉發按鈕,在“舉報”中選擇對應違規行為進行舉報。
截自抖音電商關于“自媒體”違規營利行為的治理公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