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售處方藥監管新規今起施行 預計2025年線上零售藥品規模達936億元

12月1日消息,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下稱《辦法》)今日起正式施行,網售藥品監管辦法的最終落地,正式為網售處方藥規范化運行“開閘”。
據了解,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加速了“互聯網+醫療”“互聯網+醫保”等政策的探索。財通證券研報指出,2021年國內藥品終端銷售額為17747億元,其中線上銷售額368億元,滲透率僅為2.1%。預計2025年所有終端藥品市場規模達到20761億元,如果預計零售端的線上滲透率2025年達到19%,對應936億元的線上零售藥品規模。網售處方藥方面,波士頓咨詢公司(BCG)調研數據,2015年到2020年中國在線零售處方藥銷售額年復合增長率53%,其中2019年到2020年增速高達79%,2020年市場規模則達到250億元。
截自財通證券研報《互聯網醫療之醫藥電商行業報告:醫藥電商確定性成長》
對于新規施行,九州通旗下上海好藥師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總經理呂學甫表示,新規的實施,意味著網售藥品的監管將更加嚴格,對整個互聯網醫藥電商的規范化管理及經營環境的凈化,有著明顯的督促和推動作用。
此外,呂學甫還表示,對于公司而言,整個市場環境的進一步規范,對企業自身發展來講是更有益的。同時,對九州通萬店聯盟的發展將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不少加盟店選擇加盟好藥師,不僅看重九州通能為加盟店提供各項優勢賦能及服務,也看重公司能夠為加盟店賦予專業的電商能力,九州通也能間接為監管部門起到一定的規范和監督作用。
圖源:九州通官網
據了解,《辦法》著重強調,第三方平臺需壓實平臺主體責任,強化平臺的內部管理。如平臺應當設立藥品質量安全管理機構,建立并實施藥品質量安全等管理制度,配備藥學技術人員,按規定向所在地省級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備案。
對此,阿里健康相關負責人表示,長期以來,阿里健康對平臺商家的藥品網絡銷售企業資質、質量安全保證能力有嚴格的準入資質,在行業中率先搭建“安全用藥系統”,對用藥風險進行智能監測分析與提醒。不僅如此,還與多家互聯網醫院開展合作,數千名醫生在線為患者復診開方,3000名以上的藥師提供審方和相關藥事服務。
據了解,京東方面,京東健康基于人工智能等技術打磨形成的智慧化的“藥品知識庫”解決方案,進行用藥安全風險提醒,與醫生、藥師互相補充輔助。為進一步提高執業藥師團隊審方準確率和效率,京東健康建立了處方審核智能化管控平臺,通過電子處方審核合理用藥輔助決策系統和OCR關鍵字圖片識別智能化系統,對線上問診電子處方和用戶上傳紙質處方進行輔助審核。
有市場人士認為,目前線上銷售額僅占藥品終端銷售額的2.1%,藥品終端線上銷售有極大的增長潛力。隨著《辦法》的落地實施,電子處方外流將進一步加速,進而擴充處方藥在線零售端市場規模。
除京東健康、阿里健康等醫藥電商將抓住機遇搶占處方藥市場外,傳統醫藥零售企業也會抓住機會持續擴大其互聯網業務板塊。
從多家醫藥零售企業財報數據可以看出其互聯網業務的布局及增長勢頭。2022年上半年,益豐藥房互聯網業務營收同比增長81.4%,其中O2O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15.05%;一心堂電商總銷售額同比增長62.64%,其中O2O業務同比增長77.59%,已實現與線下門店同步融合;大參林O2O送藥服務已覆蓋7639家門店,新零售業務(O2O+B2C)銷售同比增長63.95%。
截自大參林2022年半年度財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