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足球计算器 竞彩网/球探即时足球比分网/多特蒙德vs皇马/高清jrs直播

支付寶CTO陳亮:AI大規模落地,需要解決算力、成本和用戶體驗

  2月21日消息,支付寶在今年春節推出了AI創新玩法。據支付寶透露,2024支付寶五福節活動期間,有近6億人次通過支付寶AI科技體驗新年味,年輕人涌入支付寶玩“飆戲小劇場”,“大家來找福”……五福熱度不減。其中,“大家來找福”成為最受歡迎的集福卡方式,共有近30億個AI生成的福字被用戶找到。《熱辣滾燙》換臉片段上線五福“飆戲小劇場”后,一天吸引近百萬網友AI“參演””。

  “今年的五福節,是支付寶首次由AI全面驅動的五福活動,推動AI在支付寶上規模化落地應用的同時,也推動了支付寶的第二次技術迭代。”支付寶方面表示。

圖源:支付寶APP

  近日,新浪科技《科創100人》與支付寶CTO陳亮(花名俊義)進行一場深入訪談,探討支付寶技術迭代方法論等。據介紹,從技術角度,支付寶成立迄今,主要經歷了兩輪技術迭代。其中,第一次技術迭代是由雙11倒逼發生的,主要是解決海量高并發數據場景下的安全順滑問題,過程中逼出了以OceanBase和綠色計算為代表的分布式技術和架構。第二輪技術變革,則是支付寶加速布局AI應用,推動解決AI應用大規模落地過程中產生的算力、成本可控等問題,目的在于為用戶和商家打造一個全面AI化的“新支付寶”。

  而此時此刻,“支付寶正經歷第二輪技術迭代”。在俊義看來,今年的五福節,便是一屆由AI全面驅動的五福節,“整個AI在支付寶上已融入了日常生活中,不僅僅是對用戶,對我們日常工作都有非常大的影響和驅動。”

  在前后兩輪技術迭代過程中,支付寶所采用的是一種“開飛機換引擎”的方式。此前的技術并沒有瞬間被拋棄,而是會沿用到當下的場景中,與新的AI技術進行融合,然后在不斷地實踐和場景打磨中,不斷融合淬煉,迭代進步。

圖源:支付寶官微

  以本屆AI驅動的五福為例,據俊義介紹,在有了第一輪技術迭代中產生的分布式技術支撐后,“當開獎時候數億人涌入支付寶時,也不再擔心宕機的風險。與此同時,此時忽然出現的大量用戶密集體驗AI創新玩法,也能夠得到很好地支撐”。

  “9年前第一次集五福遇到最大的挑戰是這么多人一起開獎,這在中國歷史上是沒有過的,技術上想了非常多的辦法,改造了非常多。”俊義表示,支付寶五福期間同時在線用戶有幾億,這是一般沒遇到過的,“所以這幾年五福很好地繼承了支付寶分布式的技術”。

  “螞蟻集團自主研發的硬核科技,如分布式數據庫、云原生分布式計算架構、智能風控等,一直引領行業的技術方向,也都是被國民級項目倒逼出來。可以說,支付寶的技術淬煉,是在一個又一個‘大型戰場’上磨煉升級突破的。”俊義表示。

圖源:支付寶官博

  俊義透露,他作為在支付寶工作了17年的老員工,從第一屆雙11開始,已完整經歷雙11十余年的支付壓測與技術保障,他身上的一個大標簽就是“雙11技術總指揮”。也主導了支付寶小程序云的技術和產品上線。在用AI改造支付寶業務這條路徑上,俊義也是技術的總指揮。

  在他看來,由AI驅動的五福,不管面向To C也好,還是To企業級用戶和內部員工,本質都是解決大規模落地的問題。而在AI大規模落地應用過程中,目前需要解決以下兩個關鍵問題:第一,算力支撐得住、成本可控;第二,用戶體驗好。

  據他介紹,在保證算力支撐得住上,目前螞蟻基礎大模型平臺已具備萬卡異構集群,其中千卡規模訓練MFU可達40%,集群有效訓練時長占比達90%以上。此外,數據層面,除了全網通用語料與金融領域的優質語料,螞蟻還注入了優質的研判分析數據,以及大規模知識工程所帶來的超過270億Token的知識量;模型層面,螞蟻也從真實場景萃取了超60萬條以上的專屬指令。

圖源:支付寶官網

  為控制成本,螞蟻集團在軟件解決GPU焦慮上做了很多探索實踐。目前,螞蟻的CPU利用率從2017年的不到10%,提升到了2022年的33%。此外,螞蟻萬卡異構集群的硬件算力效率(HFU)也超過了60%,集群有效訓練時長占比90%以上,RLHF訓練在同等模型效果下吞吐性能較業界方案提升3.59倍。與此同時,目前約50%的螞蟻程序員,也在寫代碼時通過自研的CodeFuse提升代碼開發效率,AI生成代碼占比超過10%。

  據了解,目前,支付寶已實踐出了一套完整的AI Copilot的解決方案。這些被倒逼出來的技術突破,在扛住國民級項目后,開始運用到支付寶日常的技術支持,再又通過開源和對外商業化,服務外部合作伙伴和更多普通人。

  “AI應用能否大規模落地,關系到AI是否能夠真正服務社會并走向真正的AGIC時代,支付寶在解決這個行業難題,并提出了一些解決方案。未來百靈大模型將會被用于全面改造支付寶的應用場景,期待一個全新的支付寶。”俊義表示。

電商資訊*版權聲明: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網友自主投稿和發布、編輯整理上傳,對此類作品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參考之用。本網站不保證信息的準確性、有效性、及時性和完整性。本網站及其雇員一概毋須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傳遞或傳送的失誤、不準確或錯誤,對用戶或任何其他人士負任何直接或間接責任。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本網站在此聲明,不承擔用戶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鏈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間接、附帶、從屬、特殊、懲罰性或懲戒性的損害賠償。
文章網址:http://m.qgjzzl.cn/service/tech/2024-02-21/15930.html
贊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