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進的拼多多,瘋狂的Temu

1.TEMU即將上線中東站點
拼多多的腳步,從來沒有停下來。
在北美市場取得初步成功后,拼多多TEMU正將目光轉向更多新興電商市場。
最新消息顯示,拼多多跨境電商平臺TEMU計劃在今年8月開放其中東站點,目前暫無具體上線日期。
(圖源:App Store)
最近一個月,7月1日TEMU上線日本站點,7月22日正式進入韓國站點,如今8月又將開拓中東站點,TEMU的速度實在讓人驚嘆,狂奔走向一個又一個市場。
在TEMU官網,我們看到平臺已經開設了澳大利亞、加拿大、芬蘭、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墨西哥、韓國、西班牙……近30個海外站點。
和之前專注成熟發達國家不同,TEMU的版圖逐漸向新興國家市場拓展。
此次TEMU進入中東,勢必要對中東和整個亞洲電商市場造成新的沖擊。
拿中東市場來說,相較于熱度更高的東南亞和拉美地區,這顯然是一個被低估的地區。
圖源:TEMU官網
從消費能力上看。2022年海灣六國的人均GDP在2.3萬-8.4萬美元之間,對比其他國家,這絕對屬于高收入人群了。
從地理位置來看,中東地區一般泛指西亞、北非地區,其中以沙特、阿聯酋、卡塔爾、科威特、阿曼、巴林組成的“海灣六國”最具出海潛力。
從物流基礎和電商發展來看。
中東地區最大物流公司aramex國際快遞實力強大,全球網絡覆蓋70多個國家。同時,政府也在投身于物流建設。比如,沙特阿拉伯計劃在交通運輸領域投資超過1330億美元,以此打造世界級的交通和物流中心。
2020年,中東電商市值達人民幣4481億元,零售業市場份額5年增長500%。2022年,中東北非的電商市場規模達到370億美元,同比增長14%,預計到2026年將增至570億美元。
可見,“海灣六國”的電商市場不容小覷。TEMU的入局,即將對中東和整個亞洲電商市場造成新的沖擊。
當然,更值得我們驚嘆的,是TEMU的擴張速度。
上線不到一年,TEMU就成為亞馬遜的強勁對手,2023年全年,TEMU 的GMV或可達百億美元量級。
圖源/Insider intelligence
從布局的國家地區來看,TEMU目前已經覆蓋了北美、歐洲、澳洲、東亞日韓。此前還有消息顯示,拼多多TEMU進軍非洲市場。再加上此次將入局的中東地區,幾乎全球幾大熱門經濟發展區域的消費者,都可以在TEMU上購物消費。
在國內電商巨頭齊聚的東南亞地區,自然也少不了TEMU。
上個月,TEMU向平臺賣家發放了一份名為《東南亞及日韓跨境電商平臺商家調研》的調查問卷。目前,日韓站點已經上線,東南亞地區顯然也已經進入TEMU的注意力范圍。
圖源:TEMU問卷截圖
有報告預測,到2028年,東南亞電商GMV有望從2022年的995億美元增長至1750億美元,并且在最好的預期下,該數字有望提升至2320億美元。
綜合來看,雖然行業內對于TEMU的評價始終兩極分化、褒貶不一。我們不能否認的是,TEMU絕對是國內跨境巨頭中,擴張速度最快的那一個。
2.TEMU為什么這么快
TEMU的急速擴張,這樣的故事其實我們見過多次。
拼多多在國內崛起的速度就十分激進。值得一提的,還有TEMU的大師兄:多多買菜
2020年8月26日,在經歷過2個月多的小程序內測后,拼多多上線“多多買菜”,投入10億補貼搶奪資源。
而多多買菜在上線13天后,就實現日單量破20萬單。并迅速在體量和規模上超越競爭對手,位居行業頭部位置。
據公開資料顯示,負責TEMU業務的是此前多多買菜負責人顧娉娉。
具體來說,TEMU很多崗位用的就是多多買菜原班人馬,曾負責多多買菜多個省區的一級主管趙佳臻被派往TEMU,參與美國市場的招商工作。供應鏈負責人劉鑫琦同時也負責拼多多主站和多多買菜的供應鏈。
與多多買菜的擴張之旅保持一致,在團隊打造上,TEMU擁有一批經驗豐富配合默契的“老兵”,這使得他們可以在新的戰場中復制粘貼成熟的運營經驗。
圖源:多多買菜
在富有經驗的團隊之后,平臺的核心打法“極致低價”,也成為TEMU最擅長的招數。
和其他平臺以服飾類為主的模式不同,TEMU定位于全品類平臺,這個定位其實瞄準了海外電商中的一個空缺市場。
而低價是一種系統化的綜合能力,其根基在于供應鏈,低價表象的背后,是立足于供應鏈更低的運營成本和更高的運營效率。
得益于中國制造在供應鏈上形成的綜合長板,以及TEMU的全托管模式對工廠供應鏈的深度把控,最終帶來的低價優勢,促使TEMU擴張速度加快。
值得一提的,還有物流配送體系。
在物流這一塊,TEMU與拼多多十分相似。拼多多早期使用的是第三方物流,以輕資產運營,后續隨著規模擴大,通過數字化能力持續優化物流多項環節。
在全球市場的拓展中,極兔是拼多多的老搭檔,快遞網絡覆蓋印度尼西亞、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柬埔寨、新加坡、中國、沙特阿拉伯、阿聯酋、墨西哥、巴西、埃及共13個國家.。
主打性價比和配送時效,似乎與TEMU未來在中東、拉美、東南亞等地區的國際物流需求相吻合。
還有一個物流合作伙伴是順豐。
順豐國際快遞服務網絡覆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多個國家,國際小包服務網絡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及地區。收購嘉里物流也進一步完善了順豐的跨境物流服務。
最新消息顯示,順豐再次收購嘉里物流在亞太、歐洲的多家快遞服務公司,進一步補足在全球多元市場中的物流實力。
圖源:嘉里物流公告
物流和供應鏈體系保障,支撐TEMU海外布局越走越快。
此前我們分析過,除了團隊戰斗力、供應鏈和物流體系之外,TEMU充分發揮了自身的互聯網營銷特長。
短視頻渠道、社交媒體渠道、熱門賽事渠道、砍一刀模式裂變等等,進一步加快了擴張的速度。
綜合來看,TEMU的擴張速度,并不是瘋狂撒錢,“蒙眼狂奔”,而是在經歷過國內低價電商、社區團購大戰等多場硬仗之后,積累下的運營實力。
不夸張的說,TEMU的海外擴張之路,正在為國內電商巨頭的出海旅程,探索出一條新的路徑。
3.未來,中國跨境電商將反超國際巨頭
目前TEMU在最先上線的北美市場,已經取得規模化的成功。
數據顯示,5月份,TEMU在美國的銷售額比SHEIN高出20%。幾個月來,TEMU一直是美國下載次數最多的應用程序。
在營收超過前輩之后,TEMU計劃在美國市場向本土賣家開放入駐,進一步深入本地化布局。
從TEMU北美地區的成功,以及平臺的擴張腳步來看,一條清晰的線路已經出現。
和跨境巨頭齊聚東南亞等新興市場不同,TEMU的做法是從成熟的發達國家市場出發,然后持續往下做。先拿下高購買力市場,再深入新興市場。
Temu廣告 視頻截圖
首選地是美國,隨后擴展到加拿大、澳大利亞,繼而是英國、德國、意大利、法國、西班牙、荷蘭、奧地利、墨西哥等。
這樣的擴張路徑,前期最難,但一旦攻略下核心成熟市場,接下來就是從高打底,層層深入了。
沒想到,一向以“農村包圍城市”著稱的拼多多,居然在海外實現了翻轉式的降維打擊。
同樣的路徑,SHEIN也經歷過,拼多多TEMU則把這條路擴展到全品類和更多國家地區。
當然,外界對TEMU的罵聲從它上線起就沒停過,唱衰TEMU的人也絕不少,而對于更多國內電商巨頭來說,TEMU的擴張速度和擴張模式,無疑成為最好的海外電商模板。
我們之前在梳理阿里速賣通、TikTok、TEMU、SHEIN的時候,看到了這群中國跨境電商的相似性。
他們都集中于低價這個核心優勢,而相較于低價的席卷,我們更應該看到低價+營銷+物流的綜合能力組合拳。
在國內電商見頂的大背景下,海外增量正被各家巨頭視作第二增長極。未來,這群中國跨境電商將有很大幾率實現對國際電商巨頭的反超。
而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爭奪中,似乎沒什么公司,比中國跨境電商更適合做海外電商平臺這件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