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協雙11消費提示:理性消費,防范促銷套路

11月9日消息,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雙11消費提示:根據往年“雙十一”期間投訴特點與難點,中消協提醒廣大消費者,科學理性按需消費,防范商家促銷套路,加強自身維權意識,謹防各類電信詐騙。
面對商家的促銷手段,中消協建議消費者下單前認真閱讀各平臺和商家的預售及促銷規定,詳細了解定金及尾款支付時間、退還條件以及優惠券使用條件、折扣范圍和期限等內容。
需要注意,通常情況下“定金”支付后,如果消費者沒有在規定時間內支付尾款,或因自身原因不想購買此件商品了,“定金”是不予退還的。
針對今年電商平臺推出的各種保價規定,中消協建議消費者提前明確保價時間、保價方式、價格范圍等規定細則,并及時咨詢商家和平臺客服,必要時留存聊天記錄、廣告宣傳頁面截圖等證據,便于產生糾紛時進行維權。
針對近幾年的直播帶貨亂象,消費者需要注意的是,盡量選擇資質全、信譽高、口碑好的正規直播平臺進行觀看和購買,甄別直播商家是否具有營業執照,不要隨意點擊非官方或陌生的直播邀請和鏈接。
同時,中消協建議下單前了解清楚商品主體信息、質量構造、功能功效、價格質保等情況,關注商品的購買評價與其直播間商品的相符性;建議消費者在購買后及時截屏或錄制商品的廣告宣傳、直播畫面、聊天記錄、支付憑證等相關的證據,以防止商家下架直播視頻無法進行維權。
針對售后問題糾紛,中消協建議消費者在下單前與商家和物流客服確認商品是否可以發貨,尤其在購買急需品和生鮮易腐商品時,應提前規劃物流配送時長。
消費者下單后應密切關注物流信息,避免錯收和漏收快遞,產生不必要的售后維權糾紛。收到貨后立即消殺,盡量當場驗貨,確認無誤后再簽收。
另外,中消協倡導,消費者在面對明星、達人主播帶貨時,不要因所謂“明星同款”而盲目跟風購買不必要的商品,學會量入為出、理性消費;也不要被“低價爆款”、“拍一贈多”等商家宣傳迷惑而沖動消費,應選擇自身切實需要的商品,更加注重商品質量及服務,避免囤貨和重復購買,踐行綠色低碳消費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