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馬聯合創始人沈麗:盒馬正在探索門店節能減排舉措

7月19日消息,在2023新京報貝殼財經夏季峰會——ESG發展與企業實踐的分論壇上,盒馬聯合創始人、可持續發展部負責人沈麗表示,盒馬成立8年,最大的收獲是公司一直在用可持續發展的視角,發現并解決農業和供應鏈問題的同時,沉淀了一套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盒馬聯合創始人、可持續發展部負責人沈麗;圖源:新京報
在論壇現場,沈麗通過幾個業務故事闡述了盒馬ESG戰略。第一個故事發生在北京平谷的盒馬村。2022年6月,北京有1300多畝平谷桃園遭遇冰雹。知道情況后,盒馬成立了助農專項小組,經過一番考察后,盒馬決定選擇被冰雹傷害不超過6處且保持完整形狀的桃子進行品牌包裝,取名“雹傷桃”,在北京43家門店同步售賣,而對于無法成為“雹傷桃”的桃子,盒馬則利用凍干鎖鮮技術,將相關產品提供給消費者。
通過“雹傷桃”的品牌包裝及相關技術的加持,盒馬為桃農挽回了超百萬元的經濟損失,每畝桃園增加純收入1200元。在助農行動結束后,盒馬便在平谷設立了盒馬村,通過訂單農業與加工產業聯動,平谷桃農不再擔心受到天氣影響,可以定期、定向通過供應鏈把最新鮮的桃子同步送到全國各地。
沈麗表示:“我們在用可持續的視角來發現并解決農業和供應鏈問題,這也讓我們構建了一個緊密合作的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圖源:中國平谷農業中關村公眾號
第二個故事關于“有機”,盒馬從2018年開始入局有機產業。盒馬在全國對接了近百個有機基地,利用訂單農業與他們形成產銷對接,通過多年的有機農業基地扶持和原產地直采的供應鏈合作,建立穩定的業務合作關系。
據盒馬方面的數據,目前已與100多家有機企業建立長期合作,覆蓋全國268個基地和工廠,全國落成40多個有機盒馬村,近幾年,盒馬的有機商品從果蔬擴展到米面糧油、奶制品等全品類,實現全渠道1700多款有機商品的豐富供給。自2018年6月開始上架有機商品,有機用戶數量連年增長,年度有機用戶總數接近1000萬。
沈麗表示,未來可持續的商業模式一定要滿足三個條件:經濟的可持續、環境的可持續和社會的可持續。
圖源:盒馬情報局公眾號
此外,沈麗介紹,盒馬正在探索門店的節能減排舉措,通過減少能耗來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預計今年年底,盒馬全國門店將實施多項節能減排舉措。”
沈麗表示,可持續發展讓企業能以更開闊的視角,注重相關鏈路產業的協調,讓整個產業鏈合作更密切,也讓企業更能關注到普通人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希望每個企業都能從自身擅長點,讓可持續發展成為企業發展的原動力。”
據了解,盒馬可持續發展部門成立于今年的世界環境日,致力于推動全鏈路的可持續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