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工業互聯產品部總經理紀豐偉:以數智化供應鏈為切入點布局工業互聯網

9月19日消息,工聯網iitime官微近日發布了與京東工業互聯產品部總經理紀豐偉的訪談。紀豐偉表示,“在不同的行業和領域,工業互聯網也有著不同的落地形式和應用模式。”
據介紹,工業互聯網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工業經濟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礎設施,通過開放的通信網絡平臺,把設備、生產線、員工、工廠、倉庫、供應商、產品和客戶等緊密地連接起來,將工業要素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高效優化配置工業生產全流程的各種要素資源,從而提升全鏈路的效率并降低成本。
紀豐偉表示,京東工業布局工業互聯網更多是沿著供應鏈。京東將工業互聯網平臺作為京東打造面向未來數智化社會化供應鏈的數實融合基礎設施、拉通需求側和供給側、連接產業鏈上下游的關鍵載體,利用京東沉淀的核心技術和供應鏈能力幫助合作伙伴降低流通成本、提升經營效率。
紀豐偉表示,選擇這條路徑主要基于兩方面的思考,一方面是京東的稟賦,京東集團一直堅持做基礎設施的底層能力建設、供應鏈能力建設,使得京東對于供應鏈有著強大的積累和深刻的理解;另一方面供應鏈具有更強的普適性,供應鏈是工業企業生產經營的共性環節,應用場景更廣,工業互聯網在供應鏈領域能夠為整個產業創造更大價值。
當前加速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推動傳統產業的數字化、智能化升級已是大勢所趨。紀豐偉認為,工業互聯網作為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的新賽道,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對于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的下一階段的重點,紀豐偉認為要進一步夯實基礎設施。這主要有以下兩個著眼點:
一是加強工業互聯網標識建設。借助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系統,可以實現跨地域、跨行業、跨企業的信息查詢和共享。具體到供應鏈領域,應重點關注標準商品庫的建設,通過搭建一套更加完備的工業品標準化分類和商品體系,有效解決行業現有體系產品信息和參數不統一、行業屬性不全的問題,為工業品供應鏈上下游企業互聯互通奠定數據基石。
二是完善履約交付基礎設施。由于工業產業的特殊性,要將“數字指令”在工業生產現場高效執行,不僅需要解決技術問題,還需要解決更多物理層面的問題。例如,工業制造業企業多分布于地域偏遠地區,履約難度極高。同時在交付過程中還會涉及大量不同的品牌廠商、三方供應商以及屬地服務商,需要推動社會商家庫存信息的數字化鏈接和全渠道庫存的數字化共享,實現“萬倉合一”“萬單合一”,才能有效釋放數字化的價值。
借助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應用,下一步可以在產業發展模式等方面發揮哪些作用呢?對此,紀豐偉認為,伴隨著工業互聯網平臺在供應鏈領域的應用,供應鏈的效率和韌性都能得到大幅提升。
一方面,企業能夠快速構建覆蓋全國的尋源能力,加速將供應鏈升級為供應網,這樣在遭遇突發情況時能夠迅速找到替代方案,大幅提升供應鏈的抗風險能力。另一方面,工業互聯網平臺還能夠打通品牌廠商、第三方供應商以及屬地服務商資源,結合可行性、成本、時效等多維度自動決策最優價值交付路徑、優化資源配置效率,有效降低供應鏈的綜合成本。
最后,紀豐偉表示,未來,京東將進一步發揮供應鏈方面的優勢,促進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和生態繁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