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计算器 竞彩网/球探即时足球比分网/多特蒙德vs皇马/高清jrs直播

智聯招聘副總裁李強:未來長三角汽車產業發展會持續提速

  9月7日消息,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于9月2日至6日在北京舉行,期間,智聯招聘聯合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正式發布《2023年汽車產業人才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智聯招聘集團執行副總裁李強等嘉賓到訪現場,共同解讀報告,并與眾媒體展開互動交流。李強建議,汽車產業需要更加注重科技引領、優化人才培養、引導人才流動,以促進汽車行業人才建設高質量發展。

  報告顯示,今年1-7月,汽車產業招聘職位數同比增長6%,其中新能源汽車業務領域招聘職位數同比增長18%。從區域來看,新能源汽車產能集中區域加速“搶人”,其中合肥招聘職位數同比增長最高,達到了近5成。近年來,合肥密集出臺一系列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并由政府主導在全國各地招才引才,這為其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大動能。合肥所處的長三角地區是我國汽車產業的高地,李強提到,長三角汽車產業鏈優勢明顯,特別是零部件供應鏈“已經牢牢站穩腳跟”。他認為,未來長三角汽車產業發展會持續提速,不僅對人才的吸引力增強,也會反哺到整個省份、整個行業的發展,車型的研發、產業鏈的成長等速率會更快更高。

  圖注:智聯招聘集團執行副總裁李強現場與媒體交流報告

  (圖源中國網科技)

  供應端同樣呈現上升趨勢,報告顯示,今年1-7月新能源汽車求職人數同比增長35%,遠高于招聘職位數漲幅,這反映出行業人才供大于求的現狀。李強分析說,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人才一是來源于傳統汽車領域的人才轉型,二是新進入勞動力市場的人員。這一狀況下,行業人才競爭壓力較大,特別是轉型相對容易的全媒體運營、傳統媒介采購等非技術類崗位的競爭尤其激烈;高技術崗位競爭相對平緩,如車載系統研發、汽車設計/制造工程師。

  從企業類型看,合資車企崗位競爭最為激烈,求職競爭指數達130.5。李強解讀道,這是因為許多求職者認為合資企業有穩定的保障,且相對于外企,企業氛圍更加寬松,工作也沒有那么“卷”,所以很多人愿意選擇合資車企。而受求職者青睞的國企則在汽車行業“遇冷”,求職競爭指數以75.5排在四大類型車企的末位。李強認為,“這反而為很多人提供了機會,求職者想去新能源行業的話,可以去國企投遞。”

  圖注:《2023年汽車產業人才發展報告》

  (圖源智聯研究院公眾號)

  汽車產業發展離不開人才引擎,報告發布與媒體交流中,王昊和李強就產業人才隊伍建設帶來建議。李強提到,汽車產業一要更加注重科技引領,車企需要圍繞核心技術選拔培育關鍵崗位技術型人才,提升企業產品競爭力。二要不斷優化人才培養,目前非技術崗位人才相對過剩,核心技術人才供給相對不足的現象仍然存在,這一人才結構性矛盾可通過高校學科設置、社會繼續教育、企業內部培訓的變化而得到改善。三要有序引導人才流動,引導人才在不同地域、不同類型車企、不同崗位中有序流動、合理配置,使人才、地域、企業、崗位供需匹配更加精準。

  產教融合是汽車產業培育人才的重要方式,李強認為,以往產教融合側重依賴學校,由學校將經實踐論證多年后的知識教授給學生。在新能源汽車行業,這樣的產教融合模式需要改變,“企業要和學校密切結合,針對企業需求,學校應該從現在開始就調整教學計劃,而不是等多年后技術成熟,學校才開始培訓。如果那樣,企業可能已經用了新的技術,到時候又會有知識脫節的問題。”在合肥、上海,除了教育部規定的課程外,學生也會學習“+1”課程,“+1”課程由來自企業的教師授課,“未來我們的教育體系有可能向這個方向發展。”

  圖注:智聯招聘集團執行副總裁李強

  (圖源中國網科技)

  針對求職者跨界進入汽車行業的期望,李強提醒說,跨界前要有充足的心理準備,“新能源汽車行業雖然有些崗位進入門檻較低,但競爭壓力會比較高。”求職者應當找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優勢,“比如自己的算法上很有優勢,就可以從傳統互聯網企業的算法崗位跨界到新能源汽車,技術是相通的,只是業務邏輯不同。”

  如今,數字化浪潮奔騰不息,汽車產業同樣在數字化驅動下發生巨變,車企的管理模式亟需進化。李強建議,企業文化要向數字化演進,讓組織和雇員共同蛻化、擁有共同的遠景。同時,鑒于數字時代員工學習能力更強,企業培訓也要與時俱進,快速應用新技術、新工具。面向職場人,李強建議要提升創造性,以開放態度接受與人工智能工具協同工作。

電商資訊*版權聲明: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網友自主投稿和發布、編輯整理上傳,對此類作品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參考之用。本網站不保證信息的準確性、有效性、及時性和完整性。本網站及其雇員一概毋須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傳遞或傳送的失誤、不準確或錯誤,對用戶或任何其他人士負任何直接或間接責任。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本網站在此聲明,不承擔用戶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鏈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間接、附帶、從屬、特殊、懲罰性或懲戒性的損害賠償。
文章網址:http://m.qgjzzl.cn/service/edu/2023-09-07/13572.html
贊 | 0